突破自我,筑梦未来!华东理工大学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

发布者:学工部发布时间:2023-09-15浏览次数:59

9月14日下午,华东理工大学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9000余名本研新生齐聚奉贤校区,共同开启人生新篇章。校党委书记杜慧芳,校长、党委副书记轩福贞,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沈志超,副校长李涛、王慧锋、朱为宏、阎海峰出席开学典礼。校党委副书记沈海涛主持典礼。

校长轩福贞讲话

轩福贞代表全校师生员工欢迎新一批华理人的到来,并以“突破自我,筑梦未来”为题发表讲话。面对“强国建设,青年何为”的时代之问,青年学生如何跳出自我的狭小天地,完成青春的蜕变和跨越?轩福贞对新生提出了3点希望:敢于突破自我,涵养坚守初心、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勇于超越旧我,砥砺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善于培塑新我,践行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使命担当。

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轩福贞勉励华理学子在坚持不懈的求学、求知、求真中,不断突破自我、超越旧我、培塑新我,让青春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焕发无限可能,以实际行动回答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答卷。

本科新生黄爱嘉发言

社会学院本科新生黄爱嘉是一名“华二代”,她追随母亲的脚步来到华理,如愿成为一名“小花梨”,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作为本科新生代表,她表示,将用专业所学助力社会发展,做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研究生新生康天傲发言

康天傲是信息学院一名硕博连读研究生。积极投身控制器自动设计项目的他,在面临读研深造选择时,选择了华理钱锋院士领衔的石油化工过程智能制造团队。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时,康天傲表示,将秉承工程报国的坚定信念,奋战到祖国发展最需要的地方。

商学院冯净冰老师发言

商学院冯净冰老师是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作为教师代表,她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勉励大家做一名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大学生,做一名守正创新、精益求精的华理人,做一名起而行之、攻坚克难的行动者。她希望同学们珍惜校园时光,明确个人目标,勤于思考、勤于实践,期待与同学们一起见证更加美好的华理。

“我们在这里放飞,放飞青春的理想。我们在这里播种,播种明天的希望……”开学典礼伴随着《明天的希望》校歌歌声结束。

  

突破自我,筑梦未来

——在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 轩福贞

2023年9月14日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共聚通海湖畔,隆重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见证9400名新同学开启人生的梦想之旅、奋斗之程。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代表杜慧芳书记,欢迎你们加入华理大家庭,成为新华理人!

大学是孕育未来梦想的殿堂,是青春梦想的启航站。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之际,肩负着时代使命和民族期望的华东理工大学前身——华东化工学院,在上海应运而生。

——70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围绕国家战略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从建校初期的3个系、5个专业,到今天的17个学院、72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发展成为工科为主、特色鲜明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70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大师、行业精英、治国栋梁。

——70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新中国第一个彩色胶片、第一台现代化生物反应器、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煤气化装置等多项“第一”,相继从校园走向社会,引领了学科发展、产业进步。

——70余年来,一代代华理人秉承“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凝心聚力、奋楫笃行,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抒写了“学在华理、工程报国”的青春梦想,朝着世界一流的坐标赓续前行。

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实施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安全“两新两大”战略,相继成立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上海电子化学品创新研究院、卓越工程师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持续深化黄河岸边“三农”问题、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研究,立足“两个结合”讲好中国故事,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续写新的绚丽篇章。

同学们,踏入大学,开启人生新的征程,这将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征程,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磨砺的征程。面对“强国建设,青年何为”的时代之问,如何跳出自我的狭小天地,完成青春的蜕变和跨越,也注定将是一个百炼成钢、化茧成蝶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这需要你们树立“不怕吃苦、自找苦吃”的意识,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在坚持不懈的求学、求知、求真中,不断突破自我、超越旧我、培塑新我,努力在一次次的自我突破中绘就精彩人生。

这里,我有三点建议与大家分享:

第一,希望你们敢于突破自我,涵养坚守初心、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突破自我是成长的本能。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却是新生命的开始,这是大自然的法则。突破自我是自觉的人生追求。以张江树、顾毓珍、苏元复、琚定一等为代表的我校创始人,舍弃国外优越的生活、科研条件,投身救国图强的行列,用毕生的精力为中国化工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铸就了丰功伟绩。突破自我更是时代的召唤。只有坚定“大我”之志,突破“小我”局限,将个人的“小我”追求,主动融入到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大我”之中,才能激发奋进活力,锻造出过硬的能力素质,成为引领潮头的时代新人。

同学们,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面对求学路上的迷茫未知、诱惑干扰,甚至短暂的迷失航向,希望大家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既要崇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情怀,又要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只有坚守初心、坚定理想,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在未来的旅途中笃定前行。

第二,希望你们勇于超越旧我,砥砺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

旧我代表过去,代表已有的经验习惯和思维模式。旧我代表了你过去成功的辉煌,但也往往会成为你走向下一个成功的桎梏。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自我超越、自我砥砺,蕴藏着接续转换的人生智慧,需要以极大的勇气突破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唯有坚持与时俱进,持续增长知识、淬炼本领、提升素质,方能成就未来梦想的无限可能。你们的学长,1964届王基铭和舒兴田校友,他们既是高中同班好友,也是大学室友,王基铭校友推动了大型石化成套技术的应用,舒兴田校友引领我国催化剂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两人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届南策文和俞大鹏校友,他们也是在华理同住一间寝室,南策文校友是功能复合材料专家,发现了复合巨磁电效应,俞大鹏校友是半导体量子线领域研究的国际先驱,他们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学们,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在大学里,希望大家传承“学在华理”的优良传统,养成多读书、勤思考的习惯,主动汲取知识力量;形成勤观察、善求索的敏锐,持续发掘内在潜能;培养善思辨、勇创新的能力,全方位熔铸科研素养。只有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求异,才能不断超越旧我,在未来的旅途中动力不竭。

第三,希望你们善于培塑新我,践行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使命担当。

新我代表未来,是突破自我、超越旧我的蝶变,是实现梦想、不断向上生长的超越。作为时代“后浪”的你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实现新我的培塑,需要坐得住“冷板凳”,不断砥砺静思潜学、勤奋求实的工匠精神。我校著名煤化工专家于遵宏先生,就是靠着一股勤奋钻研的韧劲儿,秉承“汗水哲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勇攀高峰,二十多年磨一剑,带领团队攻克煤化工领域的“卡脖子”难关,改写了中国煤气化技术依赖进口的历史。

同学们,耐得住寂寞,方能撑得起繁华。在大学里,面对求真路上的挫折失败、风险挑战,甚至失去对未来的自信,希望大家保持自省自律,锚定实干坐标,静心苦练内功,在积累和沉淀中收获真正的强大。只有乐观向上,在不断的自我丰富中羽化新生,实现跨界复合成长,才能培塑新我,在未来的旅途中行稳致远。

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进入华理校园开启大学生活,希望你们不负时代的使命与担当、学校的光荣与梦想、亲人的期望与嘱托、个人的憧憬与抱负,不断突破自我、超越旧我、培塑新我,让青春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焕发无限可能,成就美好未来,以实际行动回答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答卷。

再次欢迎你们,新华理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