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奋进】我校一批优秀青年集体和个人荣获校青年五四奖章

发布者:学工部发布时间:2023-05-10浏览次数:10

五四前夕,学校发布了关于表彰2022年度“青年五四奖章”的决定,我校一批优秀青年集体和个人荣获校青年五四奖章。其中,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环境装备青年团队、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业分离提取技术研发中心青年团队、信息化办公室信息中心青年团队、商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青年团队等4个集体荣获2022年度“华东理工大学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商学院冯净冰、生物工程学院范建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李博、工会徐志伟、药学院魏金莲、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吴开泽、数学学院王圣强、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尹舜、党委宣传部林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冯纯、化工学院江宏亮等11名青年教师荣获2022年度“华东理工大学青年五四奖章(个人)”。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光催化研究中心青年团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青年团队等2个青年教师集体荣获2022年度“华东理工大学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提名奖”。外国语学院孙阔、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邱恺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练成、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海宾、研究生院殷伟、物理学院梁珊珊、后勤保障处张燕、法学院邵雪倩等9名青年教师荣获2022年度“华东理工大学青年五四奖章(个人)提名奖”。

我校各级共青团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推选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学校发展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集体和个人典型,引领全校广大青年教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自觉成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先锋模范,挺膺担当、善作善成,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踔厉奋发,砥砺前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延伸阅读

校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环境装备青年团队聚焦能源领域重大环境装备的原始性机理创新、变革性技术研发、突破性装备创制,代表成果在南海千亿方级气田、渤海亿吨级油田、全球首套百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首台套大型国产化WAO装置等能源行业典型场景获得良好应用。相关技术成果入选2022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组织编制的《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坚持探索“党建-科研-实践”三位一体融合育人模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新闻网等10余家媒体报道20余次。

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业分离提取技术研发中心青年团队秉承“教育 科技 人才”三位一体战略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科技创新青年英才。近五年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课题3项,千万以上重大横向课题等重要科研攻坚任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余篇,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高价值专利组合1件,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助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中心研究生党支部荣获建党百年校优秀党支部。

信息化办公室信息中心青年团队围绕做深做实“三网融合 一站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师生信息化“急难愁盼”问题。在疫情期间,团队成员全程驻校值守,开发上线各类疫情相关系统10余个。牵头申报获批2021年上海市信息化建设标杆学校,项目《“华理信息办”微门户建设》获2020年上海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优秀案例银奖,近三年间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得市计算机学会教育信息化最佳论文奖、市高校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取得软件著作权十余项。

商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青年团队以“连接商业与科技,培养知行合一的经管人才”为使命,打造“党建+”育人模式。创新“青马工程”培养体系,开展全覆盖式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活动,与奉贤区庄行镇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开展渗透式安全教育,指导学生获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全国百佳心理委员;推进“普惠式”双创教育,指导学生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上海市“知行杯”社会实践大赛特等奖,连续五年作为主力学院服务进博会,获上海高校标杆活力团委、上海市育才奖、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荣誉。


校青年五四奖章(个人):

冯净冰,九三学社社员,商学院经济系教师。201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23年荣获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2021年荣获华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囊括课程思政育人奖、教学设计创新奖、课堂教学风采奖、课程教学新秀奖。2022年荣获第五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社会科学组特等奖、上海市教学能手称号。

范建华,中共党员,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单位第十批援疆干部。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晨光学者计划”,获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创新奖、“东富龙”生物工程优秀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两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坚持双创实践育人,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和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5项。获中国石油与化工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上海市教委“优秀指导教师”2次。

李博,中共党员,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材料与装备工程系主任,上海市高端装备可靠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增材制造研究团队负责人。2016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和企业委托课题1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机械制造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20余件。先后主讲《智能制造导论》等本科课程6门,教学/科研团队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团队、校级典型双创教师团队、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徐志伟,中共党员,讲师,校工会办公室主任。在工作中,他以讲好华理故事为己任,多次承担各类重大活动会议的新闻采写、摄影工作,获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好新闻奖一等奖等校级宣传类奖项10余项;以服务教职工利益为根本,多次组织开展教职工子女招生咨询讲座、“华二代”暑期夏令营等活动。三次参与学校党委巡察工作,连续三年任机关防疫志愿者,曾获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校优秀思政工作者、校综合治理先进个人、机关防疫工作“最美志愿者”等荣誉,争做教职工最可信赖的“娘家人”。

魏金莲,中共党员,药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药物科学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主讲《医学基础》、《药理学实验》等本科生必修课程,2021年获青年教师授课大赛院级特等奖,2022年获教学创新大赛校级二等奖。连续2年指导本科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竞赛,获得国家级铜奖1项、上海市级金奖1项、上海市银奖2项。带领学生发表高水平SCI论文5篇,申请国家专利3项,授权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并获得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资助。

吴开泽,中共党员,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理事长,入选华理青年英才培育计划(A类)。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二等奖和上海市特等奖,“知行杯”上海市一等奖,首届全国大学生社会保障优秀调查报告等荣誉,两次被团市委等部门评为“优秀指导老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10多项,在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获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和中国社会学会奖励。

王圣强,中共党员,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工作十余年里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承担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大面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的教学,年教学工作量近300学时,设计课程思政案例20余例。曾荣获第五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上海市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在科研方面,长期从事基础数学领域的研究,先后(合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6项研究课题,在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尹舜,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荣获第二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主讲7门本科课程,《建筑初步》入选首批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获省部级领导批示1项,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完成上海石化热电厂、猪公馆、上海数据交易所、上海21号线地铁站设计等横向课题。坚持以科研反哺教学,获上海市建筑学会第六届建筑创作优秀奖,华东理工大学第八届青年校长英才奖。

林璐,中共党员,党委宣传部宣教岗负责人。她坚持“学习”和“实干”相辅相成,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奋战在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第一线,在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抗击疫情期间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策划制作学校70周年校庆宣传片《弦歌》等重要工作中,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个人曾获奉贤区“文明市民”、校保密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学生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天鼎-东岳一等奖教金、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促进技术转移先进个人等荣誉。

冯纯,中共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担任Advanced Fiber Materials和应用化学青年编委。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项。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7年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20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

江宏亮,中共党员,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面向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电还原以及有机电合成等新能源技术,从事能源小分子电催化转化与过程强化研究,致力于利用多谱学原位表征技术及其联用;发展电催化剂-电解质-反应器的跨尺度匹配耦合策略,实现高能效且高稳定的能源小分子电化学转化。2020年入选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l. Sci. Rev.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