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育】转专业成学霸、保研中科大,这位华理学子“兵味”十足

发布者:学工部发布时间:2024-06-17浏览次数:10

当兵,能让一个人有多大变化?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国辉用持续成长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退伍返校第一学年必修课平均成绩达到92.66分,位列专业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奖学金特等、校优秀学生以及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荣誉奖励,现已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小白”到“大神”,从迷茫到精彩,两年的军营磨砺悄然改变了他。

他说:“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你敢想敢做肯努力。”

热血参军戍边疆

争当国防建设“尖刀兵”

2018年,张国辉初到华理,就读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设计方向是他的第一选择。然而,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后,他感觉大学过得“稀里糊涂”,突然没有了前进的动力。

大一下学期,张国辉作出了人生的新选择——参军入伍!他寄希望于部队能改变自己的身体和思想,在军营找到不一样的自己。而在他的父母看来,当兵会影响学习,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就这样,在跟父母的“极限拉扯”中,张国辉顺利通过各项考核,于2019年9月毅然奔赴祖国西北边境。但令张国辉没有想到的是,未来两年的军旅生活会有16个月在营区外度过,其中,有12个月是在海拔4500米以上执行任务。

刚到部队时,张国辉自知属于新兵连里体能较弱的学员,心里又慌又着急。“因为缺少运动,胳膊没劲,跑一会儿就喘,大部分训练项目都不合格。”好在他遇到了一个如兄如友的“暖男”班长。班长告诉他,身体素质不可能“一步登天”,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每天进步一点点,等再回头来看新训内容,那基本上就和“玩”一样。

有了班长的经验加持,再加上自己不服输的训练劲头,张国辉很快适应了部队的节奏,体能越来越好,各项训练科目都能逐渐达标。新兵训练结束后,张国辉再一次面临着选择。班长给他的建议是:有些事什么时候都可以做,但是当兵这两年最好做炮兵最应该做的事。于是,原本想进自动化站的张国辉成为了一名炮兵瞄准手。

瞄准手,火炮发射环节上连接炮长和火炮的关键纽带,负责在瞄准装置上装定射击诸元,实施射击。瞄准镜上错一个密位,弹着点就可能偏差上百米。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张国辉告诉自己要加倍努力。白天苦练火炮操作,各种炮兵口令就是他的学习BGM;晚上加班到深夜,继续钻研相关理论知识,练习滚加滚减,提高算数能力。

武器是军人的“第二生命”。“炮弹打出去之后要快、准、稳,训练千万不能糊弄人。”班长叮嘱他。在一次次的重复中,张国辉的专业技能水平突飞猛进,在同年兵里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优秀的瞄准手。2020年5月,入伍仅8个月时,张国辉就跟随连队赴边境执行重大军事任务。

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面对海拔4500米严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他始终秉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跟随连队执行各项任务,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青春筑起巍峨界碑。“宁可向前一步死,绝不退后半步生!”张国辉说,这不是一句口号。由于任务表现出色、工作成绩突出,张国辉荣获“四有”优秀士兵一次、嘉奖两次,以及优秀新闻报道员等多项荣誉。

归来拾笔绘青春

勇当学习竞赛“排头兵”

2021年10月,张国辉转战新的“战场”,回到了华理。由于退伍延期,他开学“迟到”了将近一个月,虽然想尝试自己的第二选择——计算机方向,但对校园的陌生感以及转专业后的不确定性,让他产生了犹豫。

静下心来以后,张国辉有了自己的答案:两年的部队经历,教的最多的就是敢想敢做。于是,他选择听从内心声音,将计算机作为新的学习方向。而当他回归课堂,突然发现之前写的一些笔记看不懂了,心里不免害怕了起来:或许不该去当兵?导致现在都“完蛋”了?

但那段当兵的“苦日子”让他坚信:可以落后,但不能停滞不前,有付出才会有收获。面对生疏的课本知识和转专业的双重挑战,张国辉立即投入了“战斗”:网上自学视频补课,对知识点反复钻研,有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雷打不动地每天从日出学到日落,寒暑假在家时也是如此……

张国辉说,当兵后最大的变化是,更加珍惜大学的学习时间和机会了。以前上课不敢举手,面对老师的提问畏畏缩缩;现在的他,在课堂上非常愿意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回应老师的问题。他笑言道,是因为在部队里,这种要展示表达的场合太多了,感觉自己在部队已经把脸皮“磨厚”了,回校后自然就不害怕了。依然凭着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张国辉在返校学习的第一学年,成绩排名和综合排名均位列专业第一。

当然,学习路上,张国辉并不是孤军奋战。从共戍边疆的战友到互助共进的学友,同学院的蒲景勇是他抱团取暖的好伙伴,也见证了他一路走来的付出。“张国辉非常谦虚、扎实,他把在部队锻造的超于常人的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到校园生活中,在常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学习中取得亮眼成绩,他的精神鼓舞了我和身边很多人。”蒲景勇说。

学习中提高,实践中检验。张国辉在班导师杨建国老师的建议下,积极参加各类课外创新实践及编程比赛——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二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上海赛区C/C++程序设计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家里所有人都没想到,当兵回来后我比以前更爱学习了,现在家人对部队的认知都发生了改变。”张国辉说。

主动服务勇担当

甘当无私奉献“冲锋兵”

青春不止诗和远方,还有肩上的责任与担当。除了更加强健的体魄和愈加成熟的思想,张国辉把部队中迎难而上、甘于奉献等优良作风也带到了校园。大二学年,他热心参与班级工作,身兼多职——计202班班长、生活委员和学代表,至今还担任班长一职。

杨建国老师非常注重班级学生的习惯养成,提出了“三个一”的要求——每月召开一次班会、每周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每天打卡一道编程题。多年来,张国辉带领班委以不折不扣的执行力推进落实,将一条条小措施变成了同学们的一次次成长。

好书推荐、学期总结、未来规划、健康饮食……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上,大家探讨的话题五花八门。同学们之间的这种共研共享,不仅解决了彼此学习生活中的疑难困惑,也让班级整体成绩有了极大进步。更重要的,很多学生从最初上台卡壳脸红,到后来习以为常、侃侃而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越变越好。

每周,班级学生都会利用课余时间,捡拾草坪垃圾、擦拭机房显示器,或清扫公交站台等,为建设美好校园贡献力量。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计202班获评校“红旗团支部”“优良学风班集体”等多项荣誉。

班级工作之外,张国辉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影响身边人:参加学校退伍大学生发起的“迷彩绿”青年先锋队;在“花梨梦”志愿服务中指导小朋友编程,传递知识的乐趣;化身征兵宣传员,讲解应征入伍政策等。

在杨建国眼中,张国辉身上的军人本色熠熠闪光——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永不服输。有几件事情更是让他印象深刻:刚当兵回来,张国辉的编程能力还不是很强,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后,已经超过班级里大部分同学;当班长也是任劳任怨,踏实苦干,很好地完成了交给他的各项任务;热心帮助同学,有同学住院,他也一直辛苦帮忙。

而在张国辉看来,他所做的,不过是想将在部队感受到的温暖传递下去,将耳濡目染的教育传递下去:服务大家、服务社会、服务国家。

青春“上交”两年,军旅生涯给了张国辉最坚实的“盔甲”。未来,他将瞄准计算机视觉方向,继续迎接挑战,开启新的“蜕变”。‍

原文来源: 第一教育  |  发表时间:2024-06-17  | 作者:臧莺 潘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