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人才培养要求,紧扣“立报国强国大志向 做挺膺担当奋斗者”育人主题,传承“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11月4日,华东理工大学2025年成思危名誉校长奖学金答辩会顺利举行。答辩会采取线下评审的形式,邀请部分兄弟高校嘉宾与企业嘉宾担任评委。经过多轮评审与精彩角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李佳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董绎文等18
同学荣获2025年“成思危名誉校长奖学金”。
|
|
|
|
|
|
图片说明:答辩人作精彩展示
“成思危名誉校长奖学金”是我校以名誉校长成思危先生命名的奖学金,旨在鼓励学生以成思危先生奋斗历程为榜样,追求卓越。该奖学金于2012年设立,是学校设立的个人最高荣誉奖学金。
在答辩会中,24位来自各学院推荐的优秀学子围绕综合素养、专业学习、创新实践、服务奉献等方面进行了展示和分享。化学院的董绎文、信息学院的龚梦佳、国卓学院的肖奕晨的学习成绩稳居专业榜首,多门课程满绩并斩获国家奖学金,外语学院的俞文迪跨界突破斩获全国职业规划大赛金奖,商学院的于泽宇深耕城市韧性研究,成果获政府部门采纳,他们彰显了华理学子勤学善思、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材料学院的李圳明获卓越工程师拔尖创新人才资助,生工学院的杨永康聚焦产业痛点研发核心设备,物理学院的曹文盛在高端芯片领域产出国际顶级成果,资环学院的林晓燕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他们生动展现了华理学子面向前沿、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艺术学院的顾佳琪牵头艺术党课工作,材料学院的陈雪晴、法学院的郭亦嘉带领班级屡获校级荣誉,药学院的朱俊杰首创班级公众号,化工学院的吴越致力于解决同学诉求,他们用热忱与坚守为集体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社会学院的陈宝琪积极开展学生资助宣传工作,数学学院的吕嘉怡致力于教育帮扶相关活动,化学院的乔琦源、机动学院的郭俊召赴乡村播撒知识火种,商学院的张颖、化工学院的周威坚持在公益领域发光发热,资环学院的刘骥元聚焦环保实践和志愿服务,他们凸显了华理学子扎根大地、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信息学院的李佳强作为退役士兵积极科普国防知识和参军政策,体育学院的王艺涵作为大学生运动员积极传承校园龙狮文化,国卓学院的韩雨彤在跨文化交流中着力开拓国际视野,他们以青春行动诠释了深厚家国情怀。
|
|
|
|
图片说明:答辩PPT展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本次成思危名誉校长奖学金答辩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术成就与综合素质的展示平台,更是对“勤奋求实,励志明德”校训精神的生动诠释与实践推广,表彰了一批在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均表现卓越的学生榜样,他们的优秀事迹将激励更多华理学子砥砺前行、奋发成才,共同营造优良校园氛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